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风云跌宕起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成立后,外交风云跌宕起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漫画名为《眼疾》。漫画中,站着的医生说:“难道你连拥有六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看不见吗?”坐着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回答:“我看不见。我只能看见蒋介石。”

(1)根据材料一漫画的相关内容可以推断出,当时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态度是怎样的?请举例加以说明。

材料二  1955年4月18日,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64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万隆精神”不但没有失去其意义,反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时代,更昭显其超越时代的光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材料三  如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场景发生在1971年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四  2018年4月,主题为“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2018中国人工智能峰会(CAIS2018)”于9月6日在南京召开;2018年9月20日凌晨3时,中国第22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第一梯队100名官兵,从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出发赶赴刚果(金)任务区,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

(4)你能从材料四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答案解析

(1)敌视态度。美国出兵干涉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发动对朝鲜的战争,威胁我国安全;美国派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等等。(2)“求同存异”的方针。(3)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美关系由敌对转变为开始走向正常化。(4)信息: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和全球性的经济组织;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国际交流;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稳步提高;等等

(1)依据材料一“难道你连拥有六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看不见吗?” “我看不见。我只能看见蒋介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一漫画的相关内容可以推断出,当时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态度是敌视态度,如美国出兵干涉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发动对朝鲜的战争,威胁我国安全;美国派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等等。(2)依据材料二“1955年4月18日,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在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针对帝国主义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攻击中国,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不是来立异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3)依据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场景发生在1971年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图二是尼克松访华,这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依据材料四内容“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中国第22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第一梯队100名官兵,从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出发赶赴刚果(金)任务区,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等信息可知,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和全球性的经济组织;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国际交流;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稳步提高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