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题目描述
【题目】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一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
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
筒车、曲辕犁
宋元
踏犁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
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
《农政全书》
材料二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特点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表格中涉及到的生产工具、水利设施、历法和耕作技术等内容,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二小问,从我国人地关系、生产力和政策三个角度分析精耕细作的特点产生的原因。(2)从表一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的“内容”一栏信息中,进行分类总结,大致可总结为生产工具、耕作技术、水利、农业经验总结(农业著作)等方面的表现。从土地资源(人地矛盾)、农业生产力水平(小农经济)、农业政策及观念(重农抑商)等多角度回答“精耕细作”特点的原因。
(1)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原因:人多地少;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2)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相关试题
古代中国,朝代更替,江山改名换姓,是常有的事
(单选题)男,56岁。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
(单选题)男性,32岁,2周前患上呼吸道感染
(单选题)以枕右前位分娩时,当胎儿仰伸时,胎
118、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的病证,分别采用
【单选题】 关于有效剂量的描述错误的是【】(
隐蔽工程的验收应由( )来组织。
在运输供需双方价格竞争的条件下,从价理论的实
某宗房地产的单价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元
7世纪前期,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几次向唐求婚,唐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人行车的连接装置,破断
下列哪些内容属药剂制度的范围( )
柜面“电子银行账户管理”交易中不包括()。
在运用()中,营销员肯定客户异议的客观性、合
象征意象
PVC管道穿过楼面时,宜采用预埋接口配件的要
起重机拆装前应按照出厂有关规定,编制拆装作业
镗削汽缸目的是(),使汽缸中心垂直与曲轴主轴
催告是大陆法的一种合同法制度,英美法的合同法
贴现系指银行承兑汇票的()在汇票到期前,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