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15:07:47

某中学初三(12班)历史兴趣小组以“欧洲的兴衰”为主题开展探

题目描述

【题目】某中学初三(12班)历史兴趣小组以“欧洲的兴衰”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探究步骤一 【搜集资料】:

(1)请根据卡片中的“相关提示”,填写“查找类别”中人物或事件名称

①人物:     ②事件:

探究步骤二 【解读史料】

【崛起篇】

材料一 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三大革命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到19世纪末,科学不再处于附属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

(2)材料一中的“工业革命”其发生的政治前提是什么?这一革命最终完成的标志是什么?)举例说明到19世纪末,欧洲哪个国家在利用科学“改造”和“创造”工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3)法国大革命在“政治革命”中地位突出,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衰落篇】

材料二 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已使欧洲筋疲力尽,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世界的主导权被两个趁势崛起的超级大国接手。

(4)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性质的战争?在这次战争中使欧洲“完全失去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的会议是什么?战后形成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复兴篇】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各国为实现“新的欧洲统一”,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的重大举措分别是什么

探究步骤三 【总结思考】

(6)综合以上探究活动,你能从欧洲兴衰的历史中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解析

(1)①依据所学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②依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7世纪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是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政治前提;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上半期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末,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欧洲的德国家在利用科学“改造”和“创造”工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3)依据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传播;(4)依据材料信息:“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已使欧洲筋疲力尽,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世界的主导权被两个趁势崛起的超级大国接手”可知,“战争”指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45年2月英美苏召开雅尔塔会议,使欧洲“完全失去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5)依据所学可知,1993年欧盟成立,使用单一货币欧元;(6)开放性题目,重视科技、制度创新、和平发展、加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

(1)①但丁;②新航路开辟; (2)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德国((3)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传播。(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雅尔塔会议、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5) 成立欧盟;使用单一货币欧元(6)重视科技、制度创新、和平发展、加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任意答上两点即可得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