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

题目描述

【题目】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

【盛世之治】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①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上述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和同一家】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②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开放交流】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③试举两例唐朝时对外交往的事例。

④以上材料表明了唐朝时期社会发展最显著特点的是什么?

⑤通过上述对唐朝历史的探究,谈谈和谐社会需要具备的因素。

答案解析

①唐太宗;善于(虚心)纳谏。②藏族;文成公主。③玄奘西行、鉴真东渡。④繁荣与开放的社会⑤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融洽;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对外开放(任意两点即可)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魏征是著名的谏臣,受到唐太宗的重用,被唐太宗比喻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唐太宗在位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贞观之治”。因此,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唐太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可以归纳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的这句话说明的是唐太宗善于纳谏,能做到政治清明。(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因此,吐蕃是藏族的祖先,料中的“公主”是指文成公主。(3)本题考查唐朝的对外交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去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后受到朝野的热烈欢迎,并主持设计了唐招提寺。唐朝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取经,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唐朝时对外交往的事例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是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对外开放的时期。唐朝是统一的国家,不存在政权分立;统一浪潮指的是秦汉时期;社会危机指的是明清时期。繁荣开放是唐朝时期社会发展最显著特点,故选B。 (5)本题考查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实行开明的而民族政策,民族关系融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唐太宗统治时期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局面。由此可见,和谐社会需要具备的因素是: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融洽;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对外开放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