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下图人物生活在我国春秋末期,他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以“仁”

题目描述

【题目】下图人物生活在我国春秋末期,他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以“仁”为核心的系统的伦理学说,开创了在当时和后世都影响很大的儒家学派,成为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进步主张,开创了私人办学的新风。概括和总结出了一套教育经验、教学方法和求知方法,编纂《六经》,留下了言行录《论语》,为发展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和传播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万世师表”。

请回答:

(1)上图人物是谁?据材料指出该人物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解析

(1)孔子;仁(2)观点:孔子既是伟大的思想家,也是教育家。论述: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在教育方面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总结出一套教育经验和教学方法。

(1)第一问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言行录《论语》”“被誉为‘万世师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因不满统治者所为,他周游列国,晚年回国潜心办学和著述,他对促成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弟子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因此,题干图片中的人物是孔子;第二问根据材料“他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以‘仁’为核心的系统的伦理学说”可知,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2)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如,孔子既是伟大的思想家,也是教育家。对这一观点的论述如下: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在教育方面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总结出一套教育经验和教学方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