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讲到:中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讲到: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

材料二:各族同心,雪域成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西藏走上一条文明进步之路。回顾历史,立足现实,我们从多个视角看到了西藏的发展。

历史视角: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1978年后,西藏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尤其是十八大以来,西藏呈现经济发展,社会祥和,民生改善的喜人景象。

人民视角:西藏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居住着藏、汉、回等45个少数民族,长期以来,这块土地的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美丽的雪域高原。

材料三: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东南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沿线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一带一路”沿线汇集了数不清的精华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黄金旅游线路之一,涉及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

阅读材料,请探究:

(1) 材料一中我们培育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

 

 

 

(2)从材料二里的 [视角]中可以看出我国在西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什么原则?

 

 

 

(3)读材料三回答: “一带一路”体现了我国哪项基本国策?如果你去“一带一路”沿线旅游,你会注意些什么?

 

答案解析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只答民族团结也可)(3)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各民族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或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协作。②保护好历史古迹,同破坏文物的行为做斗争③遵守公共秩序④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⑤有礼貌、讲礼仪,做文明游客⑥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涂乱画等

试题分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值一般。根据所学知识,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值一般。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在西藏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只答民族团结也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情况,难度值一般。根据所学知识,“一带一路”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各民族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或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协作。②保护好历史古迹,同破坏文物的行为做斗争③遵守公共秩序④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⑤有礼貌、讲礼仪,做文明游客⑥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涂乱画等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