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年12月2日)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并概括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的共同之处。

 

 

答案解析

(1)原因:君主专制(专制政体)。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行宪法、开国会)。  (2) 目的: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或创立民国、建国民政府)。特点:把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结合起来(民族和民权相结合)(认为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 (3)共同:反对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救亡图存(民族复兴)。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一的“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可以看出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是君主专制。从材料一的“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可以概括出康有为认为强国的具体主张是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二的“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可以概括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从材料二的“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可以概括出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特点是:把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结合起来。(3)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康有为认为强国的具体主张是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的目的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由此可见,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的共同之处是:反对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