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5岁时,父亲惨遭车祸,她被送到养母身边;8岁时,养母病瘫,养

题目描述

【题目】5岁时,父亲惨遭车祸,她被送到养母身边;8岁时,养母病瘫,养父出走,她开始一边学知识,一边学家务;17岁,她背着养母上大学……她叫孟佩杰,今年19岁,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女孩。人道是:久病床前无孝子。12年,4000多个日日夜夜的照料,谁家的亲女儿能做到?而孟佩杰,一个90后的养女做到了!“没有妈妈就没有今天的我,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做女儿的本分。”说起这些年的艰辛,孟佩杰的语气很平静。“我想尽快毕业,早点参加工作,挣钱照顾妈妈!”孟佩杰总是这样对人说。

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没有妈妈就没有今天的我,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做女儿的本分。”这句话体现孟佩杰身上有一种什么美德?

 

(2)怎样理解“没有妈妈就没有今天的我,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做女儿的本分”?

 

 

 

 

(3)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去传承和发扬这一美德?

 

 

 

答案解析

(1)孝敬父母的美德(2)①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②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抚养、照顾我们,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教我们如何做人;③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3)①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②孝敬父母就要做到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等等。其他合乎题意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材料的能力,难度值一般。从孟佩杰的话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具有孝敬父母的美德。(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中等。从分值设置看,此问设6分,要求学生回答三点原因。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孝敬父母的原因可以从报答父母的恩情、道德和法律义务的角度组织答案。如:①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②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抚养、照顾我们,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教我们如何做人;③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此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一般。从分值设置看,此问设6分,要求学生回答三点做法。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理解父母、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不让父母担忧等方面组织答案。如:①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②孝敬父母就要做到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等等。如果学生回答孝敬父母的具体行动,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