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2018年是十九大后的开局之年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2018年是十九大后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证明: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释改革)

 

图一商鞅舌战群雄                           图二

(1)图一中A、B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谁?

(2)图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列举出该事件中的一项措施

(探究改革)

材料一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强国。”

(3)请你写出“秦国新法”的具体内容。(任写出2点)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

(4)结合材料二,请你归纳图二的这场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感知改革)

(5)通过上面的分析与探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答案解析

(1)A:商鞅;B:秦孝公(2)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允许鲜卑族与汉族通婚。(3)确立县制;废除贵族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禁止私斗;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4)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5)改革可以推动一个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改革可以增强国家的实力等。

(1)依据材料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图一中A、B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舌战群臣的商鞅、作为秦国最高统治者的秦孝公。(2)第一问依据材料图表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中规定改用汉姓,其中北魏皇室拓跋姓改为元姓,故图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关;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还有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允许鲜卑族与汉族通婚等。(3)依据材料信息““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强国。””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影响,有利于社会安定、提高军队战斗力等。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的措施有确立县制;废除贵族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禁止私斗;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等。(4)依据材料信息“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可知,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5)开放性题目,可以从改革的作用分析回答,如改革可以推动一个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改革可以增强国家的实力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