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化集》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这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和平有所贡献。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

材料三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材料四  它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1991年中国加入该组织后,……为亚太地区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原则”是什么?它在国际上产生什么重大影响?(2)材料二中周恩来总理为“求团结”提出的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据材料三中找出美国考虑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两点原因。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它””指哪一国际组织?2001年,中国哪座城市承办过该组织的会议?

 

答案解析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2)求同存异;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答出一点即可)(2)拉拢中国,应对苏联的威胁;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日益升高;尼克松访华。(4)亚太经合组织(或APEC);上海。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故材料一的“这些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大会的圆满成功,也促成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3)依据材料三的“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可以概括出美国考虑改善与中国关系的原因是:拉拢中国,应对苏联的威胁。从材料三的“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可以概括出美国考虑改善与中国关系的原因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日益升高。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依据材料四的“它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1991年中国加入该组织”可以材料四中的“它”是指亚太经合组织(或APEC)。2001年,在上海举行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