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探究 交流:

题目描述

【题目】探究 交流:

步骤一: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一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 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中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谁?

步骤二:第一步探索之“困”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 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2) 材料中李鸿章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为“自强”,李鸿章 们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

步骤三:困之“获”与“析”

材料三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 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 了。”

(3)简要概述“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的历史地位。

答案解析

(1)洋务运动。奕䜣/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任意 2 人)(2)科学技术(武器装备)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建 立新式海军(3)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任答两点即可)

(1)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开始”和“自强”“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等关键词可判断得出“自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是奕诉,在地方上的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2)由“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可以看出,李鸿章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方面。李鸿章等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海军。(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掀起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