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中外友好交往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中外友好交往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在当时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亚非许多国家的使节、商人、留学生、艺术家川流不息地涌向中国。唐朝派往国外的使臣、僧侣、和到外国贸易的商人,也不绝于途。
——《新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个具体事例。
材料二 宋元时期是我国海外贸易发展的鼎盛阶段。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垄断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科技发明是什么?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它是什么?
材料三 下表所示是发生在明朝初年中外交往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时间
1405—1433年
规格
船数
首次多大200艘
人数
首次27000多人
次数
先后七次
航程
先后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初年中外交往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其历史作用是什么?
材料四 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根据材料四回答该政策对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4)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请为当代中国的对外交往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解析
(1)鉴真东渡、玄奘西行(2)指南针;市舶司(3)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4)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5)要坚持对外开放;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对外交往
(1)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唐太宗时玄装到天竺取经,归国后著《大唐西域记》,鉴真和尚六次东渡日本。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唐政府与外国使节往来频繁。日本、天竺、大食、新罗等纷纷遣使到唐朝,唐朝也派使节回访。鼓励外国商人、留学生、留学僧来中国,给外国人平等待遇。尊重外国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积极吸收外国先进文化。(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指南针的发明,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初年中外交往史上的郑和七次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先后拜访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4)由材料“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等可知,清朝的对外政策是:闭关锁国(限制贸易)。由材料“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可知,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主要是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5)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要坚持对外开放;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对外交往。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既有工程项目档案管理主体,即总承
下列不属于权证特征的是()。 A.对于公司发
[单选] ①因此把才学比作剑,当使用的时候就
(多选题)以下()是汽车运输成本项目。
72、 一级动火作业应由所在单位( )填写动
(单选题)在Word编辑状态下,插入文本框应
某电视台准备制作历史纪录片《1901年底的北
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选题)在生产18F-FDG过程中,回旋加
民间法等同于习惯法。()
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但我们能够从中找出一个贯
柳宗元现存的诗歌里包含了永贞革新之前对社会现
【单选题】 制剂分析评价指标不包括【】。(技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办公楼工程,
13.企业租入固定资产应付的租金,应该通过“
调节池混合槽的出水水质对BOD5指标有何要求
在教学策略里,情境教学是一种( )。
甲壳动物的凝集素被认为具有识别“自我”与“非
平面图形的绘图步骤是()。
当高压设备起火时,可用来灭火的灭火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