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8 03:38:40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

题目描述

【题目】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

——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  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总结1979年至今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

体制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

思想先行。……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的具体内涵。“思想先行”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经验,试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予以说明。

 

答案解析

试题(1)第一小问相同点,根据“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可知保留了血缘社会。第二小问不同点,根据“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可知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根据“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可知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分权到集权。(2)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提炼信息、归纳整理的能力。第一小问,由材料“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分权和制衡体制”可以归纳出即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第二小问,从经济、政治两个角度分析即可。(3)材料三指出: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体制转型指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发展转型指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第二小问通过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事件,说明“思想先行”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经验。

(1)相同点:保留了血缘社会。不同点: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分权到集权。(8分)(2)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6分)意义:联邦共和政体的创立,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4分)(3)内涵:体制转型指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2分)发展转型指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2分)举例: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3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