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7 00:55:33

(二)背景资料1、事件11:问题:高处作业检查评定项目?事件

题目描述

简答题(二)背景资料
1、事件11:问题:高处作业检查评定项目?
事件12:问题:12《塔式起重机安全检查评分表》保证项目?
事件13:
问题:131《施工用电检查评分表》保证项目?132《施工升降机安全检查评分表》保证项目?
2、事件2:
问题:简述安全检查的评定等级及依据
3、事件31:
问题:311外防外贴法与312外防内贴法卷材铺贴顺序?
事件32: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与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
问题:321
事件33:
问题:33土方回填前,应根据哪些因素合理选择压实机具?
4、事件41:施工过程中机械挖土时,直接开挖到基底。
问题:41是否妥当?正确做法。如果超挖,如何处理?
事件42:问题:42简述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应包括的基本内容。
事件43: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
问题:43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提高监测频率的情况有哪些?
5、事件5: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对高层屋面卷材防水进行了检查,发现屋面女儿墙墙根处等部位的防水做法存在问题(节点施工做法图示如下,责令施工单位整改)。防水等级为Ⅰ级.

问题:事件三中,指出防水节点施工图做法图示中的错误?
6、事件6:问题:6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62入模温度的测量要求?63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的测量要求?
7、事件7:简述钢筋隐蔽工程验收的内容

答案解析

11参考答案:高处作业检查评定项目1)安全帽; 2)安全网; 3)安全带; 4)临边防护;5)洞口防护;6)通道口防护;7)攀登作业; 8)悬空作业; 9)移动式操作平台; 10)物料平台; 11)悬挑式钢平台12、参考答案:《塔式起重机安全检查评分表》保证项目:载荷限制装置、行程限位装置、保护装 置、吊钩、滑轮、卷筒与钢丝绳、多塔作业、安拆、验收与使用。131《施工用电检查评分表》 保证项目:1)外电防护; 2)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3)配电线路; 4)配电箱与开关箱。132《施工升降机安全检查评分表》 保证项目: 1)安全装置;2)限位装置;3)防护设施;4)附墙架;5)钢丝绳; 6)滑轮与对重;7)安拆;8)验收与使用2、1)优良 分项检查评分表无零分,汇总表得分值应在80分及以上。2)合格 分项检査评分表无零分,汇总表得分值应在80分以下,70分及以上。3)不合格(或) ①当汇总表得分值不足70分时; ②当有一分项检查评分表得零分时3、答案: 311外防外贴法:卷材先平面后立面; 312外防内贴法:卷材先立面后平面(铺立面:先转角后大面) 321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一个等级时,柱、墙位置梁、 板高度范围内的混凝土经设计单位同意,可采用与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进行浇筑。 332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两个等级及以上时,应在交界区域采取分隔措施。分隔位置应在低强度等级的构件中,且距高强度等级构件边缘不应小于 500mm。 宜先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后浇筑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33土方回填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土料性质、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等合理选择压实机具。4、答案: 41不妥;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减少基底土扰动的保护措施,机械挖土时,基底以上200300mm厚的土层应采用人工挖除。 如果超挖,不准用松土回填到设计高程,应用砂、碎石或低强度混凝土填实至设计高程。42 (1)工程施工场地状况;(2)拟建建(构)筑物的位置、轮廓尺寸、层数等;(3)工程施工现场的加工设施、存贮设施、办公和生活用房等的位置和面积;(4)布置在工程施工现场的垂直运输设施、供电设施、供水供热设施、排水排污设施 和临时施工道路等;(5)施工现场必备的安全、消防、保卫和环境保护等设施;(6)相邻的地上、地下既有建(构)筑物及相关环境。 43.答案: (1)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确定。 (2)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4)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5)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6)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7)支护结构出现开裂。8)邻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9)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10)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等现象。11)基坑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12)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5、参考答案:错误:1)防水层高度200(250);2)阴角直角(应为圆弧形) 3)现浇混凝土楼板与保温层一起(中间设置隔离层)4)防水层只设一道( Ⅰ级 防水设两道防水)5)防水附加层没有(防水层下设置附加层)6)现浇砼楼板与保温层之间没有隔离层7)立面防水层收头没有处理(金属压条钉压,密封材料封严)6、61参考答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如降低拌合水温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 (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5)可在基础内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度。 (6)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7)设置后浇缝。 (8)大体积混凝土可采用二次抹面工艺,减少表面收缩裂缝。(9)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10)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 2)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应大于25℃; 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C/d; 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5℃ 62参考答案: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63参考答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1-4天,每4h不应少于1次。 7、答案:1)纵向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等;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锚固方式及锚固长度;3)箍筋、横向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间距、位置,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参考答案暂无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