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0:19:32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和孙中山先生诞辰145周年

题目描述

【题目】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和孙中山先生诞辰145周年的特别之年。为此,全国各地纷纷举办活动,予以庆祝。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材料二 下面是新华网近期刊出的两则文章节选:

一个世纪过去了,辛亥革命的火种穿越百年,世代传承,续写民族富强繁荣的辉煌!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用百年锐于千载,百年成就未来来形容,也不为过。

——2011年12月15日对明清史学家、北大历史系教授王天有的访谈

如果去掉人们人为地附加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上的意识形态光环,辛亥革命是很悲哀的……辛亥革命的意义没那么大,辛亥革命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2011年12月15日对历史学家、满清学者萧功秦的访谈

(1)材料一武汉的得票为何遥遥领先?辛亥革命曾得到海外华侨和留学生的大力支持,如果请你再增添一个海外城市作为备选项,你会选择哪座城市?阐述你的理由。

(2)你认为这两位历史学家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辛亥革命的首义就是在武汉,所以武汉的得票肯定遥遥领先,本题其实是在考查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关系。海外城市作为备选项既可以选东京也可以选檀香山,此题其实是考查辛亥革命的革命团体、革命政党所成立的具体的地点。(2)首先一定要明确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当然是不矛盾的,这是因为评价的角度不同,第一个评价是侧重于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而第二个评价是侧重于辛亥革命不足之处,然后再具体的回答出辛亥革命常见的积极意义以及辛亥革命的不足之处作为“理由”即可,本题意在考查考生们多角度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1)武昌起义爆发地(或湖北军政府所在地)。备选城市:东京,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地点。(或檀香山,兴中会的成立地点)。(2)不矛盾,角度不同。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也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前者的观点。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后者的观点。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