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臣之妻私臣(_________)

②臣未尝闻也(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3】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 今齐地/方千里

C. 与臣而/将四矣

D. 此/庸夫之怒也

【4】两段选文都表现了人物的机智善辩,但又各有不同。甲文邹忌在进谏时运用________讽谏艺术说服齐王;乙文中的唐雎则采用________的方式,使秦王不敢轻举妄动。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①句意:我的妻子偏爱我。私:偏爱。②句意:我未曾听说过.尝:曾经。【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①中重点词语有:“谤讥”,在这里指“指责,议论”,没有贬意;“市朝”,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句意为:能够在公共场所公开指责(摘)、议论过失,被我听到的人,得下等奖赏。②中重点词语有:“抢”,撞;“徒”,光着。句意为:平民发怒,也不过脱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3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C“与臣而/将四矣”改为“与臣/而将四矣”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划开。【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时,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和主旨进行分析。邹忌以自身为例,因为妻、妾、客“私臣”“畏臣”“有求于臣”,所以才会认为自己美于徐公。以之类比到朝政:在朝廷中,也会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发生。故建议齐威王“纳谏,广开言路,改良政治”。唐雎面对秦王的威胁毫不畏惧,而是不卑不亢,据理力争,用智谋和武力使秦王屈服,是有勇有谋的表现。所以唐雎能够出色完成使命的根本原因是他不畏强暴,有勇有谋。译文:【甲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乙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数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数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秦王说:“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同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将要)穿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说完,拔剑出鞘立起.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