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978年、1992年是现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三个
题目描述
【题目】1956年、1978年、1992年是现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三个关键时间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紧运行(注:大意是指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加速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为了与这种经济紧运行和逐步单一的公有制相适应,在管理体制方面,也逐渐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到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生产要素市场基本消亡,产品市场也在国家的计划控制之下,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
——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
材料二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确实包含许多因素:劳动力、土地、资金、资源等。但能使各要素有机、合理的发生作用,还是取决于制度安排。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中国,(1978年)前后三十年的基本国情和自然禀赋并无质的差异,但发展程度却有天壤之别。
——宋鲁郑《从西方丑闻看中国崛起》
材料三1949年以来,中国努力推进现代化的蓝图,是先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它始终是决策的指南。……经过苏联的斯大林主义、1956年后中国的乌托邦主义和1977年中共十一大之后邓小平推行的务实主义的探索,现在已经有人在议论,认为中国将可能成为当代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样板。邓并不放弃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目标,但对大量的市场经济的做法予以放行。他说,新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变化的主要表现,说明其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进1978年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制度安排”的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务实主义探索”的突出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
答案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一中“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回答经济体制变化的主要表现;由“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国民经济紧运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回答变化的原因。(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从1978年以后政治制度、改革开放、文化政策的调整等方面回答“制度安排”的具体表现。(3)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三中“邓并不放弃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目标”“新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结合这些信息回答邓小平的突出表现;影响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回答。(4)本问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上述问题的答案,从坚持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回答认识。
(1)表现:由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原因: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国民经济建设的加速;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2)表现: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健全完善;科技教育体制的调整。(3)表现: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影响: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立足国情,顺应潮流,及时改革与调整;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相关试题
【单选题】 CO2在大气中的体积百分比为【】
3729 “禽流感”期间,各级政府向社会发出
1954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
(多选题) 以下有关普通混凝土中用砂说法正确
. 地震被埋怎么办?①不要慌张,保持冷静②保
下列有关公法与私法的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单选题)公务员高素质的首位要求是()。
(判断题)在Excel中,数组常量可以分为一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毛泽东思想。? 答案
大额支付系统清算窗口处理时间是_____
电力工程设备的招标时间一般不少于()天。
管理信息按决策层次可分为()
环境温度是影响猪饲料采食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高
(2015山东济南)教师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的主
事故是发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的随机事件
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
现代大型发电机多采用水氢氢冷却方式,当发电机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规定,检测机
阅读下面的代码class Example{p
蕨类植物的配子体又称为原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