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无数的中国人的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无数的中国人的梦想构成了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碎梦】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追梦】

材料二   一组中国人的梦

A组:“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B组: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象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圆梦】

材料三  “独立梦”萦绕着几代中国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新中国胜利,为圆“社会主义制度梦”实行了三大改造;为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梦进行了改革开放;现在,全国人民正朝着实现中国的腾飞梦前进……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

(2)材料二A组材料中“这场战争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什么?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

(3)材料二B组材料体现了谁的思想?除民权主义外,三民主义还包含哪两方面内容?

(4)据材料三,简要谈谈上述几个“梦”之间的联系。

 

答案解析

(1)鸦片战争。(2分)(2)洋务运动;(2分)西方政治制度。(2分)(3)孙中山(2分);民族主义、民生主义。(2分)(4)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基础(或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保障;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国的腾飞是目标。(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识。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一块界碑。(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有关知识的认识。题文中的“制器”指的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以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等为代表的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洋务运动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最后失败了。(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也是孙中山领导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4)此题考查的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三的“‘独立梦’萦绕着几代中国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新中国胜利,为圆‘社会主义制度梦’实行了三大改造;为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梦进行了改革开放;现在,全国人民正朝着实现中国的腾飞梦前进”可以分析出几个“梦”之间的联系是: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基础(或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保障;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国的腾飞是目标。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