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近代以来,国民党和共产党关系的发展演变,直接关系到中国新民主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以来,国民党和共产党关系的发展演变,直接关系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也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走向。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军军歌》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了哪些行动?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国共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了怎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中国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材料四  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惊呼:“这简直是惊人的事件,不亚于当年法国‘马其诺防线’被攻破!”对于此事件的意义,周思来则有一个比喻:黄河是蒋介石的“外壕”,陇海是他的“铁丝网”,长江是他的“内壕”,而我们已经过了“铁丝网”,打到他的“内壕”了。

————摘编自人民网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要的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国共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结合国共关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感悟。

答案解析

(1)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2)敌对或对峙;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3)原因: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影响:国人的民族意识得以极大提升;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4)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5)因素:国共两党的性质;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际形势的变化。感悟: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新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利益为重,为国家统一民族复兴做贡献

(1)根据材料一“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建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1926年,国民政府发动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国共之间是敌对或对峙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3)根据材料三“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中国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国人的民族意识得以极大提升;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4)根据材料四“对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意义,周恩来则有一个比喻:黄河是蒋介石的‘外壕’,陇海是他的‘铁丝网’,长江是他的‘内壕’,而我们已经过了‘铁丝网’打到他的‘内壕’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5)综合上述材料,影响国共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国共两党的性质;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际形势的变化。结合国共关系的发展历程,感悟有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新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利益为重,为国家统一民族复兴做贡献。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