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0 03:54:29

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

题目描述

【题目】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战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战国时代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地方的分层管理。秦始皇统一中国,将秦国已实行的制度施行于全国,汉承秦制,大体未改,但是经过三四代的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汉和唐,是历史上最能代表中国的两个朝代……就政府来说,其间变化则很大。……汉代大体是秦代之延续。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政府,在一个统一政府里,便不能没有一个领袖,……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而实际政权则不在皇室而在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当时最高行政长官实在是丞相。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最大的转捩中枢。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此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而监察权还并不在内。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明代有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就是官僚体制。中国的官僚体制是一种文明,中国的官僚制度,毛病当然是有,但本身能进行这么高级的运作,使得国家保持这样的状态,很了不起。

——中国现代国际研究院宿景祥

材料四要把政权的强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兴衰区分开来。明朝政权衰败的时候,恰恰是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候。我概括明朝到清朝这个大变革有两句话叫做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朝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毛佩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帝国政治制度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汉朝相比,唐朝政治的变动。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明代官僚体制的主要变化是什么?谈谈你对材料四中“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的理解,指出“清朝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的影响因素。

 

答案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地方的分层管理。”“经过三四代”“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从中进行归纳概括,整理即可。(2)本题考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一指出:“汉代大体是秦代之延续”,即汉承秦制,丞相参与决策并执掌政务;“实际政权则不在皇室而在政府”;“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当时最高行政长官实在是丞相”,皇室和政府是分开的,宰相和皇帝并列;到了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即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集权于皇帝。(3)第一小问,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是指“明朝政权衰败的时候,恰恰是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候”,主要回答明朝经济、思想文化活跃的新因素。第二小问,导致清朝僵化封闭的主导因素,根据所学可知是闭关锁国。

(1)特征: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核心;官僚政治逐步形成。(2)汉代承袭秦朝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参与决策并执掌政务,唐朝沿袭三省六部制,政事堂集体议事;汉代皇室和政府是分开的,宰相和皇帝并列;唐朝皇权绝对凌驾相权;汉朝通过控制三公直接集权,唐朝通过分割相权而集权;唐朝三省六部没有监察权。(3)变化:废丞相、设内阁。理解:明朝时中国已步入封建社会衰落时期,但新的经济因素在滋生(资本主义萌芽),新的思想文化在萌发(反封建反礼教的早期民主思想和文学艺术)。影响因素: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