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学艺术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

题目描述

【题目】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学艺术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社会现实。某班级历史教师为此开展了“历史文化之旅”活动,下面是老师制成的资料卡片。请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

(美术鉴赏)

(1)图一所示作品描绘的事件对图二产生了什么影响?图二会议中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诗歌诵读)

(2)诗中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什么?(地名)

(电影艺术)

(3)海报一反映的事件在解放战争史上有何战略意义?分析海报二讲述的《大战》取得了怎样的战果?

答案解析

(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2)①遵义;②南京(3)海报一: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海报二: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根据“五四运动”“中共一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2)根据“历史转折、革命从此上征途”等可知,“七律”材料反映的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根据“百万雄师过大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渡江战役的命令,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覆灭。(3)根据“挺进大别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地区,这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大决战”反映的是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