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
——《韩非子》
“民乏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道德经》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已”……孔子说:“仁者爱人,克已复礼。”;“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材料三 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四个人的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中西文化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文化差异对中西方政治体制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
(3)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说明材料三中黄宗羲思想“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的原因?
答案解析
(1)思想:根据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可知,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根据材料“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可知,韩非子主张法治;根据材料“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可知,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根据材料“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知,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相同点:根据“人是万物的尺度”和“仁者爱人,克已复礼”可知,中西方学者都关注人,以人为本;不同点:根据材料“克己复礼”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可知,古代中国强调社会责任、社会秩序;根据材料“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可知,西方强调个人自由、个性发展。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政体是趋向专制统治;西方走向民主政治。(3)原因:从经济、政治、思想等角度分析。经济方面,明清时期中国依然以自然经济为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政治方面。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压制进步思想;思想方面,明清时程朱理学是官方哲学,(或答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
(1)思想:为政以德;法治;无为而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相同点:关注人,以人为本;不同点:中国强调社会责任、社会秩序;西方强调个人自由、个性发展。影响:中国趋向专制统治;西方促进民主政治。(3)原因: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②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压制进步思想;③程朱理学(或答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
相关试题
5175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061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出现肝肿大,两下
(单选题)共沸工质的符号表示为()。
(单选题)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的标志是
近年来,国际社会的反华势力叫嚣“中国威胁”论
(单选题)下列哪种与肿瘤的大小无关?()
2014年4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收养人(
关于招标投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的主要判断参数有( )。A财
烧结用燃料质量要求。
()是表示井壁附近地层受伤害或堵塞程度的参数
一名4岁幼儿听到教师说“一滴水,不起眼”,结
回执随同国内邮件一并交寄,投交时由收件人盖章
香格里拉的白水台是典型的石灰化地貌。(
如果一次除颤就终止室颤但后来又出现室颤,那么
在黏性土中,钻进回次进尺不宜超过2.0m;在
已经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每几年复训一次
中国古代有所谓的“三教”之争。儒教宣扬君权神
周韧维管束是一种无限的维管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