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某校七年级(8)班的同学正在历史课上展开主题为“宋代社会风貌

题目描述

【题目】某校七年级(8)班的同学正在历史课上展开主题为“宋代社会风貌”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1)以下是小明同学收集的有关宋代服饰的三幅图片

①从宋代的服饰上可以看出人的等级差别,由图一和图二的服饰对比可知,统治者和劳动者的服饰有什么不同?

②图三体现了哪一陋习?

(2)小亮同学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大家介绍了宋代的娱乐和住行,听完故事,可以了解到宋朝人想听说书、看杂技可以去________;出门在外过夜可以住________。

(3)小丽同学为了解宋代的节日,收集了3组诗歌,请你填上节日的名称。

(4)想更多地了解宋代的社会风貌,还可以欣赏宋代名画《_________》。

(5)从以上的活动中,可以得出宋代社会风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社会风貌呈现以上特点的主要原因(列举两点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①统治者的服饰华丽,宽大。劳动者的服饰是小袖狭身的短衣,便于从事劳动。②妇女缠足。(2)瓦子    邸店(3)元旦(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4)清明上河图(5)气象万千(丰富多彩等)。(6)①经济繁荣发展,商品经济活跃。②民族交往频繁,民族融合加强。③对外贸易兴盛等。(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1)本题考查宋朝的服饰。分析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宋朝统治者的服饰华丽,宽大。劳动者的服饰是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便于从事劳动。图三的“三寸金莲”反映的是宋代士大夫提倡的妇女缠足的陋习。(2)本题考查宋代而社会生活。宋代城市中的瓦子是固定的娱乐场所,里面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这反映了宋代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宋代的旅店业发达,“邸店如云屯”。(3)此题考查的是传统的节日。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元旦前除夕夜,百姓葽祭祀祖先,挂年画,贴“桃符”,合家守岁到天明。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从图一诗句“爆竹声”、“总把新桃换旧符”等词语,可以看出描述的是过春节时的情景。从图二的“屈原”、“端午”等词语,可以看出描述的是端午节。从图三的 “月有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等词语,可以看出描述的是中秋节。(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认识。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荣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因此,欣赏《清明上河图》,可以更多地了解宋代的社会风貌。(5)本题考查学生的总结能力。从宋代服饰的变化,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的出现,再到热闹的春节,可以看出宋代社会风貌的特点是气象万千。(6)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宋朝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经济繁荣发展,商品经济活跃。宋朝民族交往频繁,民族融合加强。宋朝海外贸易发达,对外贸易兴盛。因此,宋代社会风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