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9 07:27:30

(前车之鉴)

题目描述

【题目】(前车之鉴)

16周岁学生张某,自从结识了社会上几个游手好闲的“朋友”之后,学会了抽烟喝酒泡网吧,并经常逃学旷课,夜不归宿。学校多次教育,他仍然不思悔改,辍学在家,流荡社会,后因盗窃财物,参与吸毒,被公安机关拘留。同年10月,他伙同他人持刀抢劫一名初一学生,并致其重伤,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7年。

(1)结合材料,指出张某的什么行为属于犯罪行为?说说你的理由。

(2)张某最终走进了监狱的大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犯罪的特征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落实能力目标,有一点难度。根据犯罪的含义可知,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在本题中“他伙同他人持刀抢劫一名初一学生,并致其重伤,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7年。”其中致其重伤,说明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7年”说明受到了刑事处罚,可见这是犯罪行为。据此作答。(2)本题考查如何预防犯罪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落实知识目标,难度不大。根据教材内容,围绕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如果不改正,就有可能导致犯罪等方面回答。

(1)①“他伙同他人持刀抢劫一名初一学生,并致其重伤”属于犯罪行为。②因为这种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2)一般违法与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犯罪。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