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8 15:23:50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

题目描述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摘自《亭林诗集》),与这一观念同时出现的是
A.“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B.“格物致知”“知先行后”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工商皆本”“经世致用”

答案解析

解析同上   

根据材料可知,顾炎武也称亭林先生,《亭林诗集》为其所著。材料是说君子做学问是为了明道救世,空谈诗文,只是雕虫小技,没有什么益处。体现的是一种经世致用的进步思想,出现于明清之际。“工商皆本”“经世致用”出现于明清之际,故D项正确。“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出现于西汉时期,排除A。“格物致知”“知先行后”出现于宋朝时期,排除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出现于明朝时期,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为D。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