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16:17:20

某电视台法制栏目最近播出了农村青年李敏(女)和王刚(男)的故

题目描述

【题目】某电视台法制栏目最近播出了农村青年李敏(女)和王刚(男)的故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请你阅读故事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棒打鸳鸯、被拐他乡】

王刚家庭条件较差,李敏的父亲一直反对他们交往,并私自截留、拆阅了王刚邀请李敏一起外出打工创业的信件,二人从此失去联系。之后,李敏得知了真相,便不顾父亲反对,独自外出寻找王刚。不料,由于社会经验欠缺,被人拐卖到一个小山村,受尽折磨。

【风雨归途、法的考量】

三年后,李敏历尽艰辛从小山村逃回了家。此时,李敏父亲不再反对她和王刚交往。后来,警察找到了李敏,希望她能出庭指证拐卖自己的人。因担心自己被拐的经历影响和王刚的关系,李敏婉拒了警察的请求。王刚得知情况后,鼓励她出庭作证。在充分的证据面前,拐卖妇女儿童团伙的成员分别被判处5一1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l)许多观众认为李敏的父亲“十分糊涂”,从法律的角度看,他糊涂在何处?

(2)结合李敏回家后的经历,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对故事进行简单的点评。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隐私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题文中的“信件”属于公民个人隐私,所以父亲的行为侵犯了女儿的隐私权,是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所以从法律的角度切入,从法律意识和侵权行为回答即可得分。(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材料,逐一找到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按照设问要求,从法律的角度切入回答即可,“法院依法判处拐卖妇女儿童团伙成员的有期徒刑”从法不可违、法律的强制性、以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角度回答;“李敏出庭指证犯罪分子”从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和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角度回答。

(l)①父亲缺乏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②截留、私拆,偷看他人信件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若学生答到隐私权也可得分)(2)“法院依法判处拐卖妇女儿童团伙成员的有期徒刑”说明:①法不可违,任何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②法律具有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李敏出庭指证犯罪分子”表明;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相关工作;②公民应增强维权意识,懂得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必须结合材料,否则扣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