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唐至宋元时期

题目描述

【题目】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唐至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宋)陆游《示儿》

(1)材料一中,唐太宗的话体现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与图二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有何关联?

(2)材料二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图中统一全国的政权是谁建立的?

(3)材料三描述的是历史上哪个事件?这件事对宋朝造成了什么影响?

(4)依据材料四,诗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是要北上对抗当时的哪个政权?宋朝当时“北定中原”的代表人物是谁?

(5)结合唐、宋、元时期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答案解析

(1)开明的民族政策;在这种民族政策之下,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到吐蕃,促进了唐蕃的友好交往。(2)赵匡胤;女真族;忽必烈(3)澶渊之盟;影响:对北宋而言,这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负担;但也使双方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4)金;岳飞(5)各民族间以和为主,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与他们友好往来,促进彼此共同繁荣,反对搞民族分裂。(言之有理即可)

(1)依据材料一信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知,唐太宗的话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结合图片和所学可知,在这种民族政策之下,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到吐蕃,促进了唐蕃的友好交往和经济的发展。(2)依据材料二“《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可知,材料二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赵匡胤。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建立政权②的是女真族。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结合所学可知,图中统一全国的政权是忽必烈建立的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完成了全国的统一。(3)依据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描述的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达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宰相寇准劝皇帝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宋议和,辽朝撤军,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对北宋而言,这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负担;但也使双方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4)依据所学可知,材料四诗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是要北上对抗当时的金政权;宋朝当时“北定中原”的代表人物是岳飞。岳飞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在郾城大战中,岳飞率军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5)结合唐、宋、元时期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我们今天在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时,各民族间要以和为主,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与他们友好往来,促进彼此共同繁荣,反对搞民族分裂。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