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

题目描述

【题目】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分别指出这三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图一到图二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同一年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安徽和四川等农村开始试行的经济制度。分析深圳等经济特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

(3)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

答案解析

(1)图一:土地改革;图二: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图三:人民公社化运动变化:农民土地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发展;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任答两点即可)(3)制订农村政策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维护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言之有理即可)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图一反映的是1950年的土地改革;图二反映的是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图三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1953----1956年我国实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渐把分散的小农生产,变成大规模的集体生产;故从图一到图二土地所有制由农民土地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在安徽、四川最早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发展;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3)开放性题目,制订农村政策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维护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