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6 18:50:5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中央与地方、皇

题目描述

【题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矛盾在不断的斗争与妥协中逐步发展。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1) 材料一论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

(2) 据材料二,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综合材料一和二,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材料三   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分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的措施。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3) 材料三中的丞相制最早创立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唐朝三省之间运行程序?分散相权的本质是什么?

材料四   今我朝罢丞相,设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颉颃指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总之,所以稳定。 

——《皇明祖训》

(4)材料四中的我朝是指什么朝代?”事皆朝总之”造成皇帝事务繁忙,皇帝后来成立什么机构来解决这一问题?综合材料三和四,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答案解析

(1)据材料“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西周基本政治制度为分封制,秦统一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汉初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2)第一小问,据材料“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加以归纳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据材料“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行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了丞相制度,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政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彼此牵制相互制约,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4)第一小问,材料“今我朝罢丞相,设六部”涉及事件为废丞相,权分六部,由此可知属于明朝,明初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君主专制得到强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丞相后,事务繁多,于是逐渐形成了内阁制,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第三小问,材料主要涉及相权的削弱及其明代废除了丞相制度,由此可以得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演变的一个趋势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了丞相制度。

(1)西周:分封制秦: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2)理由: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趋势:中央逐渐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或答加强中央集权)(3)朝代:秦朝程序: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本质:加强封建君主专制(或答加强皇权)(4)朝代:明朝机构:设立内阁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