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1:19:5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阅

题目描述

【题目】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1)结合所学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并分析“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经济根源?

材料二  概而言之,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只是政治的演变往往有明确的界标,而文化的变迁却没有清晰的标志。

——胡宝固《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2)如何理解材料二“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从孔子“德政”思想、孟子“民本”思想、荀子“民水君舟”以及墨家“兼爱”思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百家争鸣产生原因从生产力以及土地制度变化角度思考回答。(2)依据秦朝统一中国,结束春秋战国分裂局面回答“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依据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独尊地位回答“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

(1)孔子“仁”“以德治民”,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民水君舟”,墨子“兼爱非攻”。(8分。只答人名不得分。)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制形成(或小农经济形成)。 (2)秦统一中国,结束春秋战国分裂局面,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