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6:29:59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1)指出材料一中“中国新时代”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会议?你如何理解“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材料二  图一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商品化柱状图图二1992~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曲线图

 

 

材料三  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激起春潮澎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

(2)从材料二图一中你能得出怎样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一现象产生的政策性因素。

(3)材料二图二中1992~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呈现怎样的趋势?结合材料三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邓小平视察南方后,中共哪一次会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材料四  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材料四观点的理解。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纵观邓小平的贡献,可知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关系正常化,因而《时代周刊》封面是“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2)根据材料二图一“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商品化柱状图”可知,从图一中能得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信息。根据图一中的时间“1978年、1983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现象产生的政策性因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3根据材料二图二“中1992-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曲线图”可知,图二中1992-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呈现持续增长。根据材料三“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激起春潮澎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可知,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改革开放指明新的方向。邓小平视察南方后,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会议是中共十四大。(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材料四“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可知,科学的理论需同具体国情相结合;科学的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创新。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理解:国内: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际: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关系正常化。(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3)持续增长;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改革开放指明新的方向。中共十四大。(4)科学的理论需同具体国情相结合;科学的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创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