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05:59:21

2015年8月27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

题目描述

【题目】2015年8月27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这是继2004年发布《中小学生守则》后,10年来的首次重新修订。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穿名牌、用新款手机、背名牌书包,校园中的攀比之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新《守则》将“不比吃喝穿戴”写进了条文。下列对这一条文理解正确的是

A.生活水平提高了,想买啥就买啥          

B.注重物质消费,减少精神消费

C.追求“品味时尚”,非名牌不买           

D.做预算和理性消费,不盲目攀比

【2】新《守则》第三条提出要“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但在生活中却存在着如图漫画中的现象。某班同学对此展开讨论,你认为正确的有

①可以索要钱物,劳动应有所得 

②主动承担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③共建和谐家庭,我能贡献力量 

④心安理得享受,尽量不做家务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新《守则》删除了“敢于斗争”、“见义勇为”的要求,同时提醒青少年要“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自救”。这一变化的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②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③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④会减少社会上好人好事的发生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答案解析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理性消费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题文中新守则的观点表明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求中学生学会理性消费,避免盲目消费,所以ABC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D【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立和孝敬父母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认真观察漫画的人物行为,帮助父母做家务是孝敬父母的表现,但是索要财物是不可取的,作为家庭成员,应该为家庭做贡献,所以排除①④,正确答案选C,【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保护自己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题文中观点表明,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帮助他人,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其中③不符合题意;④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B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