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8 23:51:55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初建布达拉宫时,松赞干布就曾招请许多汉族工匠到拉萨献技,使吐蕃建筑受到了汉民族的一定影响。五世达赖重修布达拉宫时,清朝康熙皇帝还特派了114名汉族工匠前往拉萨协同修建。在藏汉等各族工人的齐心协作下,布达拉宫得以顺利完成。布达拉宫的许多殿堂都采用了中原汉式传统的建筑方法,同时又按照藏族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宗教精神,在某些地方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

——摘编自郭卫平《从布达拉宫看西藏地方与祖国的关系》

材料二: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所以我们不采用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新的政策。

——摘自周恩来(1957年3月25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及其形成原因,并分析这一特色体现的精神文化内涵?

(2)元朝和清朝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分别是什么?相应的职责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实行的“新政策”,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意义?

答案解析

(1)特色:根据材料一“布达拉宫的许多殿堂都采用了中原汉式传统的建筑方法,同时又按照藏族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宗教精神”可得出藏汉合璧的特点。原因:根据材料一“早在初建布达拉宫时,松赞干布就曾招请许多汉族工匠到拉萨献技,使吐蕃建筑受到了汉民族的一定影响。……清朝康熙皇帝还特派了114名汉族工匠前往拉萨协同修建”结合所学可以从历史上汉族对吐蕃建筑的影响;康熙时汉族工匠协同修建进行回答。内涵:根据材料一“布达拉宫的许多殿堂都采用了中原汉式传统的建筑方法,同时又按照藏族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宗教精神,在某些地方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可以从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有力佐证;还有力地证明了西藏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行分析回答。(2)机构:根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立宣政院;清朝设立理藩院。职责:根据所学可知宣政院职责是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理藩院起初只是管理蒙古事务,后来也负责新疆和西藏的行政、赋税、宗教等事务。(3)“新政策”:根据材料三“所以我们不采用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新的政策。”可知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意义:根据所学回答出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即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家当家作主的愿望;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1)特色:藏汉合璧。原因:历史上汉族对吐蕃建筑的影响;康熙时汉族工匠协同修建。内涵: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有力佐证;还有力地证明了西藏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机构:宣政院;理藩院宣政院职责是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理藩院起初只是管理蒙古事务,后来也负责新疆和西藏的行政、赋税、宗教等事务。(3)“新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家当家作主的愿望;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