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经典,回答问题。(以下材料取自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经典,回答问题。(以下材料取自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一:毛泽东希望在华中平原建立一块根据地,因为纵观历史,那里一向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向大别山进军注定伤亡惨重。

(1)材料一中的“进军”是哪一事件?这次“进军”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二: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领导的60万大军,在战役的后期还是占据了上风。

(2)材料中的“战役”指哪场重大战役?

材料三:会议带来的变化是如此的巨大,因此当中国人简单的说三中全会时,听者都很清楚所指的是哪一届的三中全会。

(3)材料中的三中全会发生在哪一年?从此中国走上了怎样的发展道路?

材料四: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的要点: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4)南方谈话后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建设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国有企业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5)综上所述,你对伟人邓小平有着怎样的评价?

答案解析

(1)千里跃进大别山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是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开始(2)淮海战役  (3)1978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或公司制 、股份制    (5)革命家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1)根据材料一“而向大别山进军注定伤亡惨重”的信息可知, “进军”指的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近大别山,这次“进军”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是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开始。(2)根据材料中“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领导的60万大军,在战役的后期还是占据了上风”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战役”是淮海战役,这是邓小平领导的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从思想上,组织上,做了重新部署,确立可邓小平为领导的核心,从此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建设目标,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国有企业进行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或公司制 、股份制的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5)综合以上所述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的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