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苏联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探索中,有成就也有教
题目描述
【题目】 中国和苏联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探索中,有成就也有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斯大林时期)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高速度实现工业化,农业就不能按常 规发展,而是必须适应工业的要求,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来源。
——《世界通史》第三编
材料二: 1953~1957年,全国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我国过去所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 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企业等,从无到有建设起来。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1960年与1957年相比,(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I.3倍,而农业总产值却下降了 22.7%;工业和农业产值比例由5.7: 4.3,变为7.8: 2.2。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创建了哪种体制?这种体制有何 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工农业产值比例变化暴露出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当时我国哪些运动 所致?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苏工业化建设中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解析
(1)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2)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3)国民经济发展比略失调,“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创建了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根据材料二“1953~1957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一五计划,根据“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企业等,从无到有建设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使中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3)第一小问,由材料三中的数据可知,工业产值增加,但农业产值却是下降趋势,工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由此可推知暴露的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比略失调。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上述情况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了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上述材料和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如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
相关试题
3081 根据《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
对长度为n的线性表作快速排序,在最坏情况下,
下列选项中,汽车行业的战略选择属于()。
杜甫并未受到道家思想影响()
【填空题】 柯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划分为
下图中的甲和乙都是正方形,BE=6厘米,EF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
作为人大代表,首先要能“代”﹣代表人民,为人
按照“天网”行动统一部署,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
【判断题】 空白对照试验可以消除偶然误差。(
孙中山祭文:“惟我皇祖 ,承天御世,钟奇孕灵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在各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
药物代谢过程是药物在体内的活化过程。()
由事故伤亡的统计说明,对新工人的安全教育和(
当氯加入废水中时会发生水解反应,这种水解反应
列出LDP的两类标签空间及其特点。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国各级政协组织停止活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产品趋同的情况下,直接影响
P2音亢进提示(),P2音减弱则支持()的诊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应该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