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创造出灿烂的科技文化

题目描述

【题目】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创造出灿烂的科技文化,为推动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

材料二  它不仅是体现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它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势,因势利导,保证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以不破坏自然、充分利用自然造福人类为前提,使山、水、人三者高度和谐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无坝引水、自流灌溉的“古代生态水利工程”。建堰220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摘自李可可、黎沛虹《中国水利》

材料三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展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件绝世青铜精品”的名称。当时的工匠采用什么方法制造出这“两件绝世青铜精品”的?

(2)材料二所指的是中国古代哪一水利工程?主持修建者是谁?它的修建使哪一地区成为“天府之国”?根据材料二,概括“它”被称为“生态水利工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始改进造纸术的人物。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发展有什么贡献?

 

答案解析

(1)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泥范铸造法”。(2)都江堰;李冰;成都平原;它以不破坏自然、充分利用自然造福人类为前提,使山、水、人三者高度和谐统一。(3)蔡伦;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1)根据材料一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左边的一幅是迄今世界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右边的一幅是造型奇特、做工精美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因此这“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分别是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工匠在铸造这“两件绝世青铜精品”,技术上是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2)根据材料二“它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势,因势利导,保证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都江堰建成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材料所指的是中国古代都江堰水利工程;主持修建者是李冰。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由“它以不破坏自然、充分利用自然造福人类为前提,使山、水、人三者高度和谐统一,”可知,“它”被称为“生态水利工程”的原因,是它以不破坏自然、充分利用自然造福人类为前提,使山、水、人三者高度和谐统一。(3)根据材料三“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造纸术的发明,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