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

题目描述

【题目】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方面多有建树,而且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坚定不移地对现存制度进行变革与创新,从而促进了战国时代的历史进程,……创新了新兴地主阶级国家体制中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反映了时代的潮流。

——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1)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一中商鞅创新国家体制中“政治、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商鞅变法“反映了时代的潮流”,当时的时代潮流是什么?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图一、图二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这两个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三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取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3)材料三中,中国的“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回答,这一制度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答案解析

(1)变法的政治措施:1.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2.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3.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4.推行县制。经济措施:1.废井田,开阡陌(简单说就是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3.统一度量衡。当时的潮流是改革。(2)秦朝,隋朝。(3)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为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度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试题分析:(1)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2)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掌握。根据图片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图便宜是秦朝时期实行的郡县制。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土空前广袤,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调整,增至四十余郡。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虾督责所属各县。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朝廷任命,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政财、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平时的检查,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进行考察。图片二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3)根据材料散的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制度指的是科举制度。从制度最初创立的初衷来看,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科举制度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基础,颇有些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味道,且为了防止考官偏见以及受托、作弊等,各朝又有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以确保选官不受干扰。这样的一种选官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任人唯才、唯贤,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形式上给几乎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而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