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最终落脚点,是学习和探
题目描述
【题目】“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最终落脚点,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他受命于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摘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1)材料中的“他”是谁?
材料二 如下甲:洋务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乙: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2)仔细分析材料甲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它为什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3)据材料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意识喷薄而出后,中国进行了一次旨在谋求“制度变革”的尝试。这次尝试指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发生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材料 三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4)材料三反映了张謇什么主张?他是如何践行这一主张的?
(5)综合分析以上内容,你认为历史上的有识之士落实“家国情怀”的方式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林则徐。(2)性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原因: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3)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背景:甲午战争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或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4)实业救国。发展工商业,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5)方式:走向一线,反抗侵略,爱国爱民:变革求新,巩固统治;自主创业,强大国家;等等。(能写出任意一个,意思相近即可)
(1)根据材料一“他受命于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可知“他”是林则徐。(2)根据材料甲“洋务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因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3)根据材料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意识喷薄而出后,中国进行了一次旨在谋求“制度变革”的尝试。这次尝试指的是维新变法;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因此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政治背景是甲午战争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大大加深。(4)根据材料三“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张謇实业救国主张;状元实业家张謇发展工商业,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上的有识之士落实“家国情怀”的方式是爱国爱民,变革求新,自主创业等。
相关试题
(单选题)不是片剂增塑剂的是()
某地方电台播放了一首当时的流行歌曲:“红卫兵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短文。
1945年8月,毛泽东在给蒋介石的电报中回复
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
下列哪一种活动重点不是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
小红全家在5.1假期到延安市旅游,有时他们看
下列有关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原因的叙述中,错
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分包工程开工前专业监
从促销的角度来衡量,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广告的优
证券公司申请介绍业务资格,净资本不低于净资产
保险公估从业人员上岗前接受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根据活动内容和功能的不同,可以把组织划分为(
白芷根呈圆锥形,似胡萝卜,顶端有凹陷的茎痕,
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
如何检查运行中的泵?
证书用户在没有安装证书的电脑上是不可以进行付
男性,19岁,2天前淋雨后出现咽干、咽痒,随
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