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分析题(11分)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分析题(11分)

材料一:近年来,有关老人摔倒路人到底扶不扶的话题成为了公众谈论的焦点话题,其中绝大多数人不是不想扶,而是不敢扶。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个问题成了时下热议的话题,人们纷纷就此表达了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扶不扶”这道让国人纠结的选择题,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末发生在江苏南京的“彭宇案”:扶跌倒老太反被对方一口咬定是“肇事者”。之后相继有“厦门版彭宇案”、“温州版彭宇案”、“天津版彭宇案”等鲜活事例不断颠覆“好人有好报”的传统观念。2013年年末,“河源版彭宇”的悲剧更是让人唏嘘不已,广东河源东源县男子吴伟青扶老人反被诬,最终投塘自尽以证清白。扶起老人反被讹的事件频频发生,有网友甚至撰写了“不是老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的段子以嘲讽无奈的现实。

(1)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判别是非的依据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谈谈作为未成年人,在面对危险和邪恶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8分)

 

答案解析

(1)判别是非的依据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2分)(2)未成年人,在面对危险时候,我们应该力所能及提供帮助,如拨打110、在安全的情况下大声呼救、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等。(4分)在惩治邪恶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既要做到见义勇为,又要做到见义智为。(4分)

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教材知识,我们辨别是非善恶的依据是道德和法律。(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学生怎样维护正义,属于措施类的问题答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要保护好自己,第二是要提供帮助,第三个借助外力,例如拨打110等等。同时注意方法,既要见义勇为也要见义智为。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