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2018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2018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8月1日晚,周恩来主持参谋团委员会议,讨论南下行军路线问题。……8月5日周恩来随革命委员会机关撤离南昌,由南昌向南挺进。有战士写道,“每天,当行军休息下来的时候,因为过度疲劳,我们总是一倒地就呼呼入睡。往往一觉醒来睁眼还看见周恩来同志在豆油灯下工作,或者踱着步子,默默沉思。”

——《周恩来传》

(1)材料一叙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指出该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1936年)12月15日,周恩来偕罗瑞卿到达西安,傍晚就同张学良会谈。……周恩来表示的态度是:要保证蒋介石的安全……周恩来同张学良、杨虎城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团结抗日的局面在中国出现。

——摘编自《周恩来传》

(2)材料二所叙的历史事变中,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共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方案?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周恩来的行动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哪些内涵?你认为弘扬民族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案解析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方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原因: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3)内涵:百折不挠(知难而进)任劳任怨、艰苦奋斗(写出其中一点即可);爱国主义。意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依据材料信息“(1927年)8月1日晚,周恩来主持参谋团委员会议,讨论南下行军路线问题”可知,此内容反映的南昌起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要保证蒋介石的安全……周恩来同张学良、杨虎城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团结抗日的局面在中国出现”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3)第一问开放性题目,周恩来的行动集中体现了百折不挠(知难而进)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的精神;第二问开放性题目,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