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9分)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由于变法的失败,中国失去了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内下实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支持者,最后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国两千年的帝制亦画上句号。

材料二: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材料三: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大家平心细想,本志除了拥护德、赛两先生之外,还有别项罪案没有呢?若是没有,请你们不用专门非难本志,要有气力有胆量来反对德、赛两先生,才算是好汉,才算是根本的办法。”

--陈独秀在《本志罪案签辩书》

(1)材料一中“一批倾向在体制内下实行改革的精英”典型代表人物是谁?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他们“在原有体制内进行改革”的国内外因素。

(2)依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况近代前期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进程上有何变化?

 

答案解析

(1)康有为,梁启超。国内:《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逐渐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国际: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2)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和民主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民主和科学。由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转化为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根据材料一,由“一批倾向在体制内下实行改革的精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批倾向在体制内下实行改革”,但是“由于变法的失败”,因此这次变法是指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的典型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他们“在原有体制内进行改革”的国内因素:是由于《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国际因素: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2)根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和民主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根据材料三,由“德先生”和“赛先生”,因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口号(两面大旗)──民主与科学,而民主与科学是《新青年》杂志提出的口号,也被陈独秀等人称之为“德先生”和“赛先生”;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也就是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开始由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转化为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