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5:56:07

(材料解析)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解析)

材料一史学家往往依据一定的视角,选择和研究事件。下图是某位史学家的一份研究专题的提纲。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中的研究提纲,请你写出该史学家研究的专题?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92年南方谈话”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反映出 二战后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美国、西欧、日本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提升创新能力,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薪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美国经济逐渐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发展速度一度名列西方发达国家前列,成为头号世界贸易大国。这一时期,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都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人们认为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改编自义务教育人教版《世界历史·下册》

(3)分析材料二中图示,你认为二战后在世界工业生产中西欧、日本所占比重变化趋势是怎样?

(4)分析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以美国代表的新经济的主要特征?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了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地位,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材料描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依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认为二战后在世界工业生产中西欧、日本所占比重变化趋势是所占比重增长迅速。(4)依据材料三“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提升创新能力,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薪技术的发展”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代表的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全球化。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2)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所占比重增长迅速 (4)信息化全球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