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史。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一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史。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这种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

材料二  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指什么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条款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是?除了该战争外,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还制造了哪一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3)材料三出自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什么影响?

(4)面对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有人将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国救民的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些“救治行动”分别指什么?

答案解析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2)甲午中日战争;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九一八事变。(3)《辛丑条约》;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分别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依据所学可知,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它的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可知,材料二是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第二小问,《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是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因为该条款的规定,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便利了外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第三小问,除了该战争外,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还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3)依据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可知,材料三出自《辛丑条约》。1900—1901年,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战败,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4)依据所学可知,面对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有人将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国救民的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这些“救治行动”分别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进行的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走资本主义道路;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