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1:12:41

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1924年孙中山《建国纲领》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的手段来解决。

——马执斌《历史(必修三)教学参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2)材料二中体现了孙中山新民生主义的什么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这一思想提出的背景。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的“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可得出通过政府调节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从“共谋农业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可得出以发展经济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2)根据材料二中“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可得出是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即“耕者有其田”思想。再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其背景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的帮助和影响。

(1)途径:以发展经济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通过政府调节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或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2)思想:“耕者有其田”思想.背景: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的帮助和影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