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逐并天下。
一——《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如果说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的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
——《简明中国史读本》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秦孝公用商君变法是在哪一年?这次变法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中北魏是什么时候由谁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的?北魏实行汉化的措施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这些措施有何历史作用?
(3)从上述材料的改革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解析
(1)商鞅公元前356年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494年孝文帝措施:①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③改鲜卑姓为汉姓;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写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作用: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3)成功的改革可以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1)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君”是指秦国的商鞅。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了富国强兵的变法。依据所学可知,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的先行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迁都的措施。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公元494年,北魏的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实行汉化的措施有: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增强了北魏的实力。(3)依据材料中两次改革的知识可知,成功的改革可以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作为青少年,要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支持者、参与者。
相关试题
2813【标准答案】公务员考核中,”业务水平
6304 对于有效存盘不能修改的文档,可用使
[单选] 在主缆架设与防护施工检测中,索股标
(多选题)关于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关系,正确
(单选题)Windows安装时根据硬盘类型和
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欺诈消费者
某校发生了一起抢劫案,公安局抓获了四名犯罪嫌
24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处
第一次签约项目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为: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决议的行文主体一般是会议,政府机关不用,也没
闸板防喷器不能长期封井。()
任选一个节点设其电位为零,其余每个节点与此节
如何根据不同焙烤制品选择油脂?
牛产后易发生胎衣不下,其原因之一是牛胎盘形态
物流企业除了为客户提供基本服务项目以外,还要
述梗丝线机梗丝工艺任务。
调查活动的最终成果是()。
"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账户都是
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m。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