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观察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划“√

题目描述

【题目】观察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划“√”,否则划“×”。(1)此示意图可定名为“关于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2)A处可填入以李鸿章为中央代表的洋务运动,它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3)B处代表的事件没有得到当朝皇帝的支持。   (4)C处代表的事情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5)D处代表的事件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6)示意图可反映出中国近代化探索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的过程。   。

答案解析

(1)正确(2)错误(3)错误(4)错误(5)正确(6)正确

(1)此示意图可定名为“关于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这个是正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维护清朝统治,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戊戌变法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尊孔复古逆流,掀起新文化运动。所以近代化的探索是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呈现出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特点。(2)A处可填入以李鸿章为中央代表的洋务运动,它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这个是不正确的,中央的代表不是李鸿章,是奕䜣;为了求强求富,增强镇压太平天国和抵御外侮的能力,奕訢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大搞洋务运动,以兴办军事工业为重点,也兴办民办工业,中国的近代工业从此起步。为了洋务事业,兴办新式学校,派出留学生,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发展。奕訢奏请两宫皇太后重用曾国藩,与列强极力维持和局,借师助剿,终于镇压了太平天国,赢得了同治中兴,奕訢获得“贤王”美称。(3)B处代表的事件没有得到当朝皇帝的支持。这个是不正确的;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4)C处代表的事情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个是不正确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5)D处代表的事件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这个是正确的,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德先生”与“赛先生”)。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6)示意图可反映出中国近代化探索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的过程。这个是正确的,近代化的探索是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呈现出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特点。各阶级都参与了探索。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