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10:02:44

    俄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历过不同的危机,为此也相应的采

题目描述

【题目】    俄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历过不同的危机,为此也相应的采取的不同应对策略或推动或阻碍了其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在其发展的历史上曾遭遇到农奴制和工业化的矛盾……1914年俄国陷入战争泥潭…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革命爆发。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二

材料三   1990年,苏联经济出现严重滑坡,消费品全面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同时,苏联各民族的积怨被煸动起来…(当时)苏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1991年,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

﹣﹣摘编自部编版九下教材

(1)据材料一写出俄国为解决中“农奴制和工业化的矛盾”进行改革的名称;在1914年的那场战争中俄国加入的军事集团的名称;1917年的那场“革命”的名称。

(2)观察材料二图一,指出导致苏俄粮食产量在1921后不断上升的政策因素。

(3)观察材料二图二,说出1937年的苏联工业产值居世界第几位?工业上这样显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谁实行的什么政策?

(4)材料三中“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指的是什么事件?对此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或教训?

答案解析

(1)据材料一“俄国在其发展的历史上曾遭遇到农奴制和工业化的矛盾……1914年俄国陷入战争泥潭…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革命爆发。”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为解决中“农奴制和工业化的矛盾”进行的改革是俄国1861年改革。在1914年的那场战争中俄国加入的军事集团是三国协约(协约国)。1917年的那场“革命”是指俄国十月革命。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出现了严重危机,农奴暴动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被迫进行了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分别形成了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英国是三国协约的核心。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疯狂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观察材料二图一,导致苏俄粮食产量在1921后不断上升的政策因素是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为了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到1925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观察材料二图二,1937年的苏联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工业上这样显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斯大林实行的两个五年计划。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与此同时,苏联加快了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步伐。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4)材料三中“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指的是苏联解体。据所学知,1991年12月,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标志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本问是启示类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革命和改革推动社会发展;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国家的发展要符合国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等。

(1)俄国1861年改革;三国协约(协约国);俄国十月革命。(2)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3)第二位;斯大林、两个五年计划。(4)苏联解体。启示:革命和改革推动社会发展;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国家的发展要符合国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符合题意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