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灿烂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儒家思想是极其重要的一条支流,
题目描述
【题目】 在中国灿烂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儒家思想是极其重要的一条支流,几千年来不断为中华文明注入活力,并沉淀出深厚的内涵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在周游列国和讲学时,孔子主要宣扬了哪些政治和教育思想?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2)材料二中的“臣”是谁?针对“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这一状况,此人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被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采纳后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三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3)依据材料三,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不同?
材料四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同)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4)依据材料四,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体现了“新见”?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在周游列国和讲学时,孔子主要宣扬的政治是主要宣扬“仁”的学说,主张“德治”(为政以德);其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臣”是董仲舒。材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体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一主张被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采纳后产生的积极影响。(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比较归纳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故主张格物致知;王守仁主张“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4)依据材料中“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天下之乱治,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总结出黄宗羲政治体制实行君主制;其“新见”,即对儒家思想的发展表现在:批判君主专制,主张法治。
(1)政治思想:主要宣扬“仁”的学说,主张“德治”(为政以德);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2)臣:董仲舒。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确立(或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任答2点给2分)(3)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 (4)“新见”: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
相关试题
3634大学生遇到求助却又不能确定对方情况真
5468 莪术的现代应用有A.腹泻B.霉菌性
7682Peter’s mother kep
(单选题)对于风险等级为禁止类的对公客户,农
(单选题)电子邮件所包含的信息()。
(多选题)下列市场类型中,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
(单选题)患者,女。23岁。G1P0,孕41
(单选题)患者,男,10岁,替牙期。因自觉上
随着大数据掘金现象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企业
瓦肆又称“瓦舍”,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
明清时期,经济领域里“凡置产业,自当田地为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抽什么烟、喝什么酒
严复译述的宣传西方生物进化观点和社会进步理论
给水与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前必须进行全厂试运行
造型特点是平肩、不收紧腰部、桶形下摆的服装廓
接力切换会给系统带来增益
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财务损坏
决策支持系统的特征及其与MIS的区别。
80 年代美苏进入第三次缓和,两国领导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