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建国以来我们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几次

题目描述

【题目】建国以来我们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几次重大调整或变革。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图1:农民报名入社

材料三:

材料四:该制度“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年1月)

(1)材料一涉及到建国后哪一运动?依据材料指出该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观察图1情景,“入社”的“社”指什么?“入社”就是要引导农民走什么样的道路?

(3)材料三表格中全国粮食产量从1958年到1960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粮食产量变化与哪两大探索失误有关。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实行该制度的好处。

答案解析

(1)土地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只要出现解放农村生产力即可)(2)农业生产合作社或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或社会主义道路。(3)下降、降低、减少(意思相符即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1)依据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和材料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可知,材料一涉及到建国后的土地改革。依据“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可知,土地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2)观察材料二图片“农民报名入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入社”的“社”指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就是要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土地改革后,我国的农业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当时农民缺乏生产工具和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3)观察材料三表格可知,表格中全国粮食产量从1958年到1960年出现下降;粮食产量变化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两大探索失误有关。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那时,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4)依据材料四“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据“…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