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0:08:39

马淑清教授在《要用科学态度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题目描述

【题目】马淑清教授在《要用科学态度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指出:“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着力于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换,使民族传统文化整合于科学精神与时代精神之中;要立足于本国而又面向世界,使人类文化成果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设学》

材料二“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

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张之洞等人在该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如何?

(2)材料二中康有为提出了哪些建议?其主要意图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明陈独秀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并概述其在当时的进步作用。

(4)材料四中,毛泽东对外来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根据其对待外来文化的观点,毛泽东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革命理论(思想)?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如其心圣人之心……夕 驰铁路, 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即可得出答案; 第二小问, 根据第一小问答案得出该运动为洋务运动, 然后回答其地位。(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以孔子纪年”可以得出材料二中康有为提出的建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主要意图是宣传维新思想,减少变法阻力。(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第一小问, 根据“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即可得出陈独秀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第二小问,从民主科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角度回答。 (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第一小问,从材料“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来作答;第二小问, 联系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1)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建议:尊孔子为教主,改革体制,使用孔子纪年。意图:宣传维新思想,减少变法阻力。(3)态度:绝对否定儒家传统道德,绝对肯定西方文化。作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使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4)观点:对外国文化要批判吸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